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司法解释 _ 劳动工伤法律资讯 _ 燕郊律师网-张煜律师13363650636燕郊律师事务所专业律师为你提供优质诉讼代理和法律顾问服务
欢迎光临燕郊律师网 yanjiaolaw.com! 张煜律师电话13363650636。
燕郊律师网-张煜律师13363650636燕郊律师事务所专业律师为你提供优质诉讼代理和法律顾问服务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司法解释

2014年8月20日10:00,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并公布4起工伤保险行政纠纷典型案例。《规定》共10个条文,将于2014年9月1日起施行。

近年来,工伤赔偿一直是劳资双方发生纠纷的重点领域,确定用人单位是工伤认定的前提条件,如果职工只有一个工作单位,那这个单位担责。但是现在经常出现与职工存在用人关系的单位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情形,具体由哪个单位担责极易产生争议。为此,《规定》专门对双重劳动关系、派遣、指派、转包和挂靠关系等五类常见的比较特殊的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主体进行规定:职工与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工伤事故发生时,职工为之工作的单位担责;劳务派遣单位派遣的职工在用工单位工作期间因工伤亡的,派遣单位担责;单位指派到其他单位工作的职工因工伤亡的,指派单位担责;用工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将承包业务转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者自然人,该组织或者自然人聘用的职工从事承包业务时因工伤亡的,用工单位担责;个人挂靠其他单位对外经营,其聘用的人员因工伤亡的,被挂靠单位担责。

“工作原因、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是工伤认定中最核心的问题。《规定》确定了三个原则:一是对“工作原因”的认定应当考虑是否履行工作职责、是否受用人单位指派、是否与工作职责有关、是否基于用人单位的正当利益等因素;二是对“工作时间”的认定应当考虑是否属于因工作所需的时间;三是对“工作场所”的认定则应当考虑是否属于因工作涉及的区域以及自然延伸的合理区域。在此基础上,《规定》明确,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下列情形为工伤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一)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受到伤害,用人单位或者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没有证据证明是非工作原因导致的;(二)职工参加用人单位组织或者受用人单位指派参加其他单位组织的活动受到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内,职工来往于多个与其工作职责相关的工作场所之间的合理区域因工受到伤害的;(四)其他与履行工作职责相关,在工作时间及合理区域内受到伤害的,都应该认定为工伤。

“因工外出期间”属于“工作时间”的一种特殊情形。《规定》列举了三种认定工伤的情形,包括职工受用人单位指派或者因工作需要在工作场所以外从事与工作职责有关的活动期间;职工受用人单位指派外出学习或者开会期间;职工因工作需要的其他外出活动期间。只要不属于职工从事与工作或者受用人单位指派外出学习、开会无关的个人活动受到伤害的,原则上应当认定为工伤。

《规定》第六条列了四种情形为法定“上下班途中”:(一)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单位宿舍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二)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三)从事属于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动,且在合理时间和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四)在合理时间内其他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什么是合理时间?这个合理时间可以说比较宽泛,应当具有正当性。上下班有一个时间区域,可能早一点,可能晚一点,比如下了班以后,还要加一会儿班,或者是等交通的高峰时段过了之后再回家,这些都属于合理时间。

对于“合理路线”的范围,比如下班的途中需要到菜市场买一点菜,然后再回家,而且是顺路,是不是合理的路线,是不是日常工作中所需要的必须的活动呢?我们认为都应当包括在内。所以理解这一条规定,我们要抓住一个关键词就是“合理”。

最高法新闻发言人孙军工分析,这样规定不仅根据一般社会生活经验、社会情理以及变化后的社会及社会观念重新审视“上下班途中”,将一些有争议但又符合社会发展的情形纳入“上下班途中”范畴,也力求在列举情形中揭示“上下班途中”的基本内涵,从而指导统一适用法律。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

附:4起工伤保险行政纠纷典型案例

1.张成兵诉上海市松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伤认定行政案

2.孙立兴诉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劳动局工伤认定行政案

3.何培祥诉江苏省新沂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伤认定行政案

4.邹政贤诉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伤认定行政案

页面: 1 2 3 4 5

燕郊律师网 yanjiaolaw.com,为您提供专业服务的法律网

☑相关文章

时间 : 2014-08-20
标签 : ,
分类 : 劳动工伤,法律资讯